娘老了有感而發
所以我仍困在都市中,與這個我從小生存的環境奮戰。當然我有了自己的學生,夢想的實現便被塵封在責任與奉獻之下,畢竟他們也花了很多時間適應了我,離開對他們而言是折磨。 有許多同事問起是什麼力量讓你對大自然如此迷戀,我不敢承受。因為"迷戀"有著太多的熱愛及不顧一切,正如馬斯洛所言的"自我實現者",而我,仍殘喘於水泥建築之間,為一份鐵飯碗折腰,只能說,太扼腕的是我已經活過二十三個春夏秋冬,才真正感受到自然給予人的震撼。 本期翠華老師介紹了幾篇學生們的日記,善感樸質,精彩引人,在此引用: *星期日
閱畢,我停下目光,抬起頭努力的回想,屬於自己兒時的回憶,那應該是與每逢週末假日,聚集在百貨公司的孩子們一樣,用對滿櫥窗買不完的玩具、滿架子看不完的故事書及滿地下街吃不完的點心那些驚奇與興奮之情,填滿於日記之中。例如:"今天我很高興,因為媽媽帶我去101逛街,我們還有吃好吃的牛排,不過因為這次姊姊的成績比我好,所以他買的東西比我多,下一次我一定要贏過姊姊..。"慘一點的,是必須以杜撰或媽媽口述來彌補又一個以電視相伴的無聊週末。然而也有偶而出現,在大安森林公園、士林官邸等都市桃花源,對人工草皮、人造水塘的小感動。
然而當我長大成人後,卻對於百貨公司裡的童年覺得不予置評,更對從人工草皮獲得的感動不可置信,摒除這些,在我童年記憶的最深處,只剩下曾拜訪自然後那份心靈的悸動。
二十三歲這一年,感謝一群朋友帶領我見識真正的大自然魅力,在這裡,我見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的共存,我學會如何去尊重它,而非掠奪,我看見它如何包容,如何安排,讓一切井然有序,生生不息,體驗人的渺小。而我的朋友們,不知是否經年接受大自然的洗禮與浸淫,寬厚、善良、慷慨、正氣凜然。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心生嚮往的原因,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一切,但是當孩子們長大之後,是否能從記憶中喚起那份依然存在的純真與感動,抑或是影響他們一輩子,那份從自然之中學習到的謙卑與寬容。
馬斯洛曾說,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典範和理想,唯有我們這個時代例外,我們的文化已經丟棄了英雄、君子、騎士和神秘術士。只有一種東西留了下來:適應良好、沒有問題的人--一種蒼白的、可疑的替代品。不過,或許我們很快就會有新的指引和新的典範,那就是充分發展的自我實現者。他代表具有洞察力、創造力、自主性,更能接納自己、他人與自然,更不怕未知事物與權威,不自我中心,更具有民主性格結構的人,且無一例外的,他們都是專心致志地獻身於一項身外的事業的人,他們做這件事,也喜愛這件事,因此,工作與歡喜的分歧在他們身上已消失不見...。
雖然滿屋子價值不斐的東西,
但我相信,光合作用的價值因你們而存在, 獻給我親愛的朋友們。
By 思樺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