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向大海;划往心海!

划向大海;划往心海!

本篇作者是《O′rip Hualien》雜誌前記者Frigga林佳穎,2010年5月23日參加「光合作用戶學探索學校」與「國家公園登山學校」合辦的海洋獨木舟初級課程,與十餘位海洋獨木舟愛好者勇闖清水斷崖。佳穎憑著長期投身鐵人三項運動練就出的好身手、好體力,在未經任何獨木舟操舟訓練,堅持立下生死狀獨划隨行採訪,這種拼命三娘的狠勁,讓人不得不對狗仔寡目相看(笑)。有幸搶先拜讀大作,任何溢美之詞皆嫌多餘,只能說…真是太會寫了,承蒙佳穎首肯搶先轉摘,現在就讓我們在她充滿人文情懷的筆觸帶領下,一同奔向那片被葡萄牙水手讚為”Formosa”的壯麗海岸吧! 朝太陽升起的地方貼近;我是被汪洋包圍的一片羽葉、習慣漂泊。 依海浪回聲的所在悉聽;我化身為飛往Formosa的候鳥、渴望回歸。 因為這兒是崇德;面對壯洋的迷媚與峻崖的招惑時,都美得讓人不知所措、啞口無言。 只因這裡是崇德;嚮往冒險與依偎懷抱的天性,都會在這兒重新被喚醒。 只要捲起袖子、伸出雙手拿起槳……勇敢地往大海剷下去!划向那個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的神祕大海。 深夜下完課、從臺北搭凌晨的特早班車趕回花蓮,只為了採訪台灣難得舉辦的「獨木舟&清水斷崖划行之旅」。才剛上車,馬上接到Michael的電話:「佳穎,知道妳特地趕下來,所以更要跟你說件事:剛剛海象測報預告明天會有大浪,非常有可能無法出海喔…。」 下海體驗還沒開始,我就先學了第一課:大自然之深莫難測!以為自己已細心周密打點好一切、就可成事?其實還得看老天賞不賞賜良機!以前的我,一定會被這樣無法掌控的突發狀況惹得傖惶不安。不知是否連續幾次下來、跟著Michael參與不少戶外活動有影響;其實所謂的「突發狀況」,都也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解釋。天地該有什麼表情,就會呈現什麼風貌。花兒不會因人的讚美與觀賞而撐著不凋零;老天也不會因為自己耗費多少心血安排採訪、就大方給個好天氣…剎那間、安然釋懷一笑,這不就是大自然嗎!感謝如此,才能讓人更知道什麼是謙虛與敬畏。 在一夜對天候與海況的審慎觀察與評估、和學員們巴眨巴眨渴望眼睛的期盼;Michael與他的團隊決定將原先計畫出海的時間拉更早、縮減體驗時間、拉近海岸距離,好在天候變化之前、仍擁有充裕的時間可以安全上岸。 經過昨日整天鯉魚潭的划行訓練與翻船自救演練、與一整晚的海洋認知課程,學員們都已迫不及待、躍躍下海欲試。其實,大家都是生平第一次划舟出海。原來,無人體驗過15世紀之時、葡萄牙水手從海望向我們居住的美麗寶島、大聲吶喊出:「 Formosa」的那種激動。 「之前都沒運動,所以到了海上反而會更害怕、恐懼自己沒力氣划回來……」 「浪一打來、我就好怕會翻船起不來….腦中一直猛現妻小的畫面。這時也才知道,原來我生命中最重要在乎的;就是親愛的家人!」 「以為不會游泳就不能從事海上運動。其實,怕水才是真正問題、讓我白白失去許多美好的水上體驗。」 「從平穩的陸地到搖晃的大海、翻船了也得靠自己的力量再爬回去才能解救….難得有這種瀕死的經驗,上岸一定要更珍惜所愛!」 「原來乘風破浪的冒險感覺是這樣令人興奮,原來從海上仰望清水斷崖會讓人如此驚豔!」 雖是團體出遊,但划舟卻又是如此個人且單一的活動。豐饒深邃的大海,將所有能量凝縮為海平面的純淨;恰如一面明鏡,映射出每位划槳人矛盾、衝突、卻又真實的內心獨白。看到的、不只是清水斷崖的綺麗風景;還有海洋深邃的狀美、以及更幽微的人生感觸。 準備好拿起你的槳了嗎? 勇敢划出海吧…是大海、也是心海! 小叮嚀: 水,沒那麼可怕;但也沒那麼簡單。 建議先參加初級的體驗活動之後,再做進一步的設備添購及深入探索之打算。 獨木舟活動又可分為海洋、溪流、與湖泊獨木舟。唯獨海洋與溪流獨木舟較有難度、但體驗程度也相較豐厚,須有專業人士帶領入門。慎選帶領團體!課程一定要有事先的海洋認知、安全實習、划舟訓練、與翻船演練。並在輔導員關心卻不干預的環境中入水,方能安心遊玩、快樂體驗。 2010.5.29...
Read More
除了駐足之外,妳還可以進一步感受…

除了駐足之外,妳還可以進一步感受…

這岩壁,美麗到教人驚呼,正是因為她的繁複。 她有大理石岩的剛硬,可堪湍急溪水不斷侵蝕切割; 有傲立千潯的偉岸,容得山風海雨纏綿啃噬; 有沉穩定靜,涵納喧嘩竄動。 最後終於湧動出岩壁上曲折的紋路、絢麗的顏彩, 以及凹凸有致、剛柔相濟的岩緣, 在天光雲影的輝映之下,動人心魄,動人神魂。 這美麗,是把動融入不動的美麗,是用不動喚醒動的美麗; 這美麗,通過沉穩來暗示喧嘩, 透過靜定來凸顯流竄──在時間和歲月的長河之中, 這不動的岩壁在流動的河水襯映下, 實則流動出了整座太魯閣峽谷的生命。 我在太魯閣峽谷,砂卡礑溪中,看到天地自然的美。 動,美;不動,也美;動與不動,都美。 by...
Read More
2015.5.27綠島獨木舟探路

2015.5.27綠島獨木舟探路

從綠島回來都一個禮拜了,看著雙掌上已結成硬繭的水泡痕,隱隱發痠的肩頸,我彷彿又掉進帆船鼻、龜灣鼻外驚心動魄的白浪濤濤當中。我並不想緬懷自己的狀似英勇,因為我不是浪裡白鰷的極限英雄,我只是被嚇得心驚膽跳的小小舟子。我掛念此刻再度勇闖浪裡濤間的「光合作用」夥伴們,你們大家還好嗎?? 黝黑的膚色讓朋友們以為我天性喜好冒險犯難,其實即便陸陸續續划了九年的獨木舟,至今每次出海前莫名的焦慮仍讓我睡不好、吃不下,老麥總安慰我說:「划了那麼久的船還知道怕,是好事…。」哈哈!自己很清楚,體內極度缺乏冒險因子的我或許很貪戀美景,但若不是「光合作用」的這群野人們連哄帶騙,我絕對不可能一次次造訪陸上無從窺探的絕美秘境。 這次的綠島行緣於光合想帶海洋獨木舟進階學員到綠島划船,他們從不紙上談兵,依慣例總會先研究海象圖資後先試划一次,透過實地勘察與訪問來了解何處海域風險較高?哪段海岸多了海圖沒有的消波塊?發生突發狀況哪裡可以當撤退點?何處有遮蔭適合上課?哪處風景絕美、上下岸方便適合紮營?哪家店家很和善?哪裡可以落腳沖水?哪家船公司很熱心幫忙搬運裝備…。課程沒有「照舊」,永遠只想著怎樣給大家安全無虞、更驚艷、更難忘的獨木舟探索之旅。 我們在綠島的第二天一反首日的天晴、微風、順流、小小浪,老天爺突然來個逆襲,讓我遭遇個人從事海洋獨木舟活動以來前所未見的大浪,再次領教「對大自然要永遠心懷敬畏與謙卑」不變的真理。那天一早划出海參坪就是不平靜的逆流,抵達島嶼最南端的帆船鼻時,觸目所及都是黑潮沖撞帶來的湧浪與白花花的側浪,雖然划槳、平衡、破浪、穿行尚游刃有餘,但幾十分鐘下來已經被搞得喘噓噓了。 通過西南隅的大白沙後正以為可以稍作喘息,前方龜灣鼻已遙遙在望,心裡正竊喜繞過去就是石朗、南寮漁港,環島航程就將達陣慶功,萬萬沒想到壓軸好戲才剛要上場。 愈接近鼻岬,橫亙眼前的那哪叫浪?簡直是海神波希頓把海裁成一條條藍靛靛的長布,叫了一群貓狗都嫌的小屁孩自由發揮亂扯亂舞,沒有規律、沒有節奏。我大吸了一口氣,疾疾揮槳朝老麥的船跟了上去,因為這次我真的沒把握能安然通過,我知道倘若不幸翻船,只有老麥能即刻馳援了…。 我顛簸徐行,浪,前湧後壓,排山倒海而來,說時遲、那時快,突然感覺左槳葉被「浪花的手」狠拽了一下,舟身立即朝左舷嚴重翻傾,我忍不住大聲呼喊:「Michael!我要翻船了!」印象中我看到前方的老麥急急回首張望,我真的以為那是被浪濤吞沒前的最後一眼,只是下一秒我心中跳出一個念頭:「不能翻!不能翻!翻了就不知道要漂到哪裡去了?!」直覺的轉槳把槳葉切浪抽出,再順勢扭了臗部將上身猛然朝右前甲板硬趴過去,或許是另一道側浪正巧把船尾往上拱起,我成功了!我沒翻!我沒翻!! 老麥看我化險為夷,趕緊大喊:「槳千萬不要停!提高速度,不要讓浪抓到你!」即便驚魂未定我也毫不遲疑死命的划,因為我知道這麼多年來的結伴同行,他總是安全的帶我們闖過一道道的浪,聽他的絕不會錯。不知是不是沒翻船燃起自信,原本疲憊而僵硬的身體反而放鬆下來,柔軟隨著浪的律動,一槳一槳的划出浪區,只是抵達浮潛區石朗的外海時,我已經累到索性將槳擱在甲板上,任高低起伏的浪推送著。我告訴一旁的否姐:「這個時候如果還翻船,別管我,就放我直接浮潛去。」大夥們聽了全都笑了,他們知道這是經歷艱險後的張狂,就暫時把敬畏與謙卑收到船艙去吧!哈哈哈哈! 每次頂過風颳日曬,熬過槳起槳落枯燥磨人的航程,我都會衷心的對老麥、否姐、包子說:「我真的真的非常感激你們不嫌棄帶我走了這麼遠的路、去了這麼多的地方,謝謝你們!」他們都覺得我很假仙馬上裝出作嘔的樣子回應我,其實那真的是我的肺腑之言;若不是愛極了這片好山好水急與好朋友分享,誰願意這樣一次又一次划行在相同的海上?要我划一次,我願意;要我再划一次,我才不幹咧,這種傻事只有「光合作用」這群傻瓜才做得出來…。 謹以此文再次向「光合作用戶外探索學校」夥伴們致謝 2015.6.7 by...
Read More
為什麼要帶孩子到戶外?

為什麼要帶孩子到戶外?

小時候,後山和村裡的小溪,一直是我們課後撒野的天堂。夏日的蟬鳴與沁涼的溪水,錯綜複雜的森林小徑和夜晚不時傳來的神秘低迴,總有無比的魔力吸引著我們前往探險,大部分都是成群結隊一起闖蕩,但是當其他人遠行或被禁足的時候,偶爾,也會鼓起勇氣獨自前往… 打著赤腳,踩在鋪滿樹葉的泥土小路上,風輕拂著樹梢搖曳,陽光穿透其間,光影幻變萬千,蟲鳴鳥叫流水潺潺,成熟的番石榴的香氣竄進我的鼻息之間,就如同一張色彩豐富而盈滿的畫布,我所有的感官都同時警覺也完全沈醉,在一路的漫步之中。 捕捉樹上的蟬,手抓躲在石頭下的溪蝦,挖田裡的泥鰍和沙地裡蔓延躲藏的地瓜,是我們大部分的玩樂,偶爾和路過或是在石頭上曬太陽的蛇周旋,摘野生的木瓜和芭樂,大家都認識褐色的、綠色的、黑色的不同顏色的蟬,知道抓蝦的潛行規則與出手的速度,知道什麼季節有什麼水果,遇到哪種蛇要趕快跑,怎麼控土窯,生火、爬樹、游泳、潛水更是必備的技能。大自然,是我們除了學校之外,另一間大教室。 這些玩耍的歲月裡,我們除了對生活的環境有深刻的認識之外,我們和同伴之間也培養起堅實的情感和密切的互動關係。雖然我們總是比較今天誰的收獲多,誰做的彈弓比較漂亮,總是想盡辦法要成為跳水姿勢最帥氣的那個人,但是也會七嘴八舌一起蓋樹屋,然後有人撿樹枝有人築土窯,一起烤番薯,把肩膀借同伴踩上去採龍眼,回家時也從不會忘記相互掩護;因為這些共同的經歷,讓我們自然而然地學習到與夥伴合作的方式,學習到克服困難與解決問題的方法。童年這些快樂美好的回憶,一直深深影響著我們,長大之後樂觀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 而今天,我們的各種生活條件比過去都要來得更好,但是,我們的孩子不快樂! 多年來,新聞報導不時傳出學生因為各種因素,可能是課業的壓力,可能是管教的問題,可能是人際關係的受挫,也或許是情感的波折,選擇自我傷害,或是傷害他人,更有人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孩子的情緒沒有出口。為什麼任何一件在大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我們的孩子卻無法去面對解決?而有一些孩子以為只是尋常的事件,在父母老師的眼裡,卻變成萬惡不赦的罪行? 當前我們的社會價值迷亂,孩子缺少學習的典範! 在台灣升學教育為主的大環境裡,孩子從學齡前、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與研究所,這段將近20年的時間,是人生中最美好最燦爛充滿無限可能的青春歲月,遺憾的是大部份的孩子幾乎全都花在讀書與考試中度過,競爭成為孩子生活中的主軸,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即使在玩耍的過程當中,也抱持著和別人競爭比較的心態;而補習佔據了孩子大部分的課後時間,不僅親子的互動時間不足,我們的孩子經常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而對那些家庭功能不全或是學習低成就的孩子來說,更是面臨著殘酷的現實,他們也許曾經對生命的意義感到迷惘,也許曾經懷抱著不同的夢想,但是在現有的教育體制下,這些孩子成長的空間被壓縮地更為狹小。 一顆種子的發芽,得仰賴水、陽光與養分的浸潤,才得以成長茁壯! 每個人的成長經驗,都是一連串的探索過程,在許多的錯誤中我們不斷地嘗試,我們學會了如何走路、我們學會怎麼開口叫爸爸、我們學會如何表達喜怒哀樂,孩子們願意嘗試而不怕犯錯,孩子願意將全身弄的髒兮兮的,只為了追逐草地上的蝴蝶,在孩子眼中,蝴蝶、小花與草地上的奔跑也許就代表了全世界;但是在我們大人的眼裡,可能只有衣服和褲子上的泥巴,卻看不見孩子臉上那滿足的笑容。 我們經常不允許孩子犯錯,也往往無心地限制了我們的孩子,剝奪了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心與探索未知的渴望,慢慢地,孩子在面對事情的時候,會習慣或依賴有人能給他一個「標準」答案。孩子變得盲從電視上的明星藝人來建立自己穿著打扮的標準,跟隨旅行社安排好的標準行程才有辦法出國旅行,一定要老師給予標準答案才知道怎麼應付讀書考試,孩子們不斷地被複製成一個又一個相似的個體,一旦失去了獨立思考能力與面對問題的企圖心,我們又要如何期待孩子有一天能用自己的翅膀在天空遨翔? 2012-11-17...
Read More
航行在無盡的汪洋

航行在無盡的汪洋

海洋 謎一般的廣闊無盡,深邃多樣而美麗… 自古以來,即吸引著多少冒險家們,前仆後繼,勇往直前去探索,去追尋內心深處對她的渴望與憧憬。 台灣,這座美麗的島嶼,被她環環圍繞,海岸景色優美,巨石嶙峋,拔天而起,從海上回望這片土地,你將發現完全不同面貌的台灣之美。 相信很多人都對海洋獨木舟修長優雅的身軀印象深刻,碧海藍天,海風徐徐吹拂,單人或雙人獨木舟隨著海洋起伏的節奏,槳起槳落,只有置身其中,才能真正領略海的呼吸與大自然的奧妙! 但是,面對廣闊無盡,時而平靜溫柔,時而波濤洶湧,詭譎多變的汪洋大海,如何能夠真正享受獨木舟的樂趣呢?首先,我們必須先知道要有哪些基本配備? 如果是一天以上的航程,建議使用衛星導航系統(GPS) 以上是划海洋獨木舟的基本配備,如果是計劃長程航行,例如島嶼橫渡,海峽橫渡,環島,越洋等等,則必須依計劃與實際需要,增加其必須配備的裝備與糧食,後勤支援等等。 有了基本配備之後,就可以划出海了嗎??當然不行,還必須具備操舟的能力,與海象觀察閱讀的能力與常識。 愛斯基摩翻滾是最基本的技巧,因為在汪洋大海中,一旦脫困,將無處靠岸,如果無法立即翻正船身,為了爬進船內,再將水吸出,在起伏不定的海上,將是一場惡夢;而良好的體能與純熟操舟技巧,更是關係著是否能夠悠閒的享受海洋獨木舟的關鍵,否則光是一開始划出浪區可能就把體力耗費大半,而為了應付突如奇來的大小浪濤,更會因為技巧的生疏而緊繃著大小神經,這樣,划起來,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因此,最好先在湖泊等平靜水域練習各種操槳的技巧,然後在天氣穩定,海況良好的時間,到比較簡易的海灣(例如龍洞灣)練習,並且實際感受海洋的起伏節奏,最後在資深的教練帶領下,來一段航程體驗,循序漸進,才能夠將風險降到最低。 不過,在海上各種突發狀況都有可能發生,可能一個大浪來襲,在閃避不及的情況下,防水蓋會被大浪打開來,船身會開始進水;或者連續大浪,造成脫困,這時候,海上救生技術將是唯一可以自救,救人的方法。 獨木舟海上救援,可分為單艇,雙艇及多艇救援,各種救援方式都必須經過反覆地 練習與實際操作到純熟,才可以在需要的時候,發揮效用;而一個航程的領隊,更是應該負起所有的責任,無論是海況海象的掌握,天氣的變化,成員的身體及心理狀況,危機處理的能力等等,都必須隨時掌控,做出判斷與決定。 任何一個行程的規劃,除了本身裝備與技術的準備之外,事先海洋氣候潮汐資訊的收集與判斷,更是重要。 台灣附近海域的潮汐現象大部分地區均屬半日潮性質,每日兩次漲潮時,太平洋潮波自台灣海峽南北兩端湧入海峽內,交匯於台中外海一帶,退潮時方向則相反。至於沿海各地潮流方向,一般認為滿潮後沿岸的潮流方向會開始轉為反向,乾潮後潮流方向再轉為反向,但是實際的流況則又與當地的地形及水深有關,各地有各種不同的變化。此外相對於每日短時間的潮流變化,穩定而長期影響台灣附近海域的海流則是黑潮,黑潮主軸沿台灣東岸終年向北流,其支流有時也會繞過台灣南端北上台灣西岸,黑潮流速流量,分佈的寬度及深度會有季節性變化。 由於地球,月球及太陽互動的關係,海邊有漲退潮的現像,漲潮時,水流向高潮點,退潮時水則流離高潮點,因此海邊的水流,漲、退潮時流方向會相反,水流遇到障礙物,例如突出海岸的峽角或堤防時,會住外流,峽角或堤防的另一側則是靜水區,當潮流轉向時靜水區會變成外流區,遇到滿月大潮時流速會更急,原來的外流區則變成靜水區,台灣北部幾個較大的峽角例如富貴角、三貂角或鼻頭角水急速往外流的現象更明顯。 而在富貴角的外海海流尤其強大,在大潮時漲潮退潮的中段,強大的海流會讓人頂流航行頂了兩個鐘頭還在原地。在海上操舟時,對海況的掌握,才是永遠學不完的課題喔。 台灣四周環海,各離島間距離都很近,以下列出北部幾個地點,大家將會發現,原來這麼多地方可以嘗試海洋獨木舟.  而南部墾丁海域,花東海域更是比國外的海岸線更美更值得我們去開發,另外蘭嶼,綠島,澎湖等離島,更是獨木舟配上碧海藍天的絕佳地點。 其實台灣是真正適合發展獨木舟的國家,無論是激流或海洋獨木舟,尤其是海洋獨木舟,其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更是週休二日後,值得大力推廣的休閒活動,唯必須有經驗豐富的教練與團體帶領,入門者才能玩的盡興又玩的安心。 2007-08-01...
Read More
激流獨木舟冒險

激流獨木舟冒險

  清晨,天空剛剛泛白,街道上吹起微涼的風。 往目的地的方向前進中,獨木舟車隊顯得很耀眼,不只是因為車頂上五顏六色光彩鮮艷的獨木舟引人測目,我想更因為是這群人,因為他們比一般人更深入去體驗大自然,以更積極的態度與行動,將休閒完全融入生活中,具體實現;當然在旁人的眼光裡,他們可能只是一群瘋子, 有時候寒流來襲,還跑去冰冷的激流裡划船!!到達目的地,這裡有一條小徑直通河谷,大夥將船卸下,整理裝備、停好車,一切準備就緒。 10...
Read More
Pages (4)1234 Next
技術提供:Blogger.

© 2025 Copyright 光合作用